連云港名勝傳說---五臍街
五臍街,位于海州中大街,因清乾隆年間海州知府衛(wèi)哲治懲貪的傳說而得名,隨著城市的改造,今已無存。
初到海州城的人,都會發(fā)現(xiàn)∶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的路道都是石板鋪成的。如果到中大街上去溜達,還能發(fā)覺這條街中心的石板上,一路擺著五個磨眼子。這就是有名的"五臍街"。
""五臍街",為啥叫這個怪名字呢?如果你去問那些上年紀的人,他們開口就會說∶"海州人是'頭頂衛(wèi)青天,腳踩李巧仙'。"這衛(wèi)青天是誰?李巧仙又是誰?他們會告訴你∶"衛(wèi)青天么,就是歷史上海州有名的清官衛(wèi)哲治;李巧仙么,是個老百姓,他就是這海州青石路的鋪路人。"說起李巧仙鋪路,話就長了。
李巧仙祖居海州,原來是個窮漢,每天挑著個小貨郎挑子,搖著"喚嬌娘"撥浪鼓,靠走街轉(zhuǎn)巷做小買賣過日子。那當兒,海州的大街小巷都是黃土路,一下雨,稀爛稀爛,人不能走,車不能行,很不方便。看到這光景,大伙兒一商量,就去找州官,要求官家出資修路。哪知這州官吹牛拍馬、貪污腐化在行,哪里想著你老百姓哩!根本不理這個茬。當時,李巧仙也在人群里,一看州官那蠻相,就火冒冒地說∶"當官不與民謀利,不如去家抱孩子!"聽了這話,那州官反問李巧仙∶"我不行!莫非你這個小貨郎能把路修起來?"大丈夫有志有血,李巧仙憋著一口氣,心一橫,高聲說∶"我就能!不過,要是修起來怎么說?"州官看看李巧仙,冷笑笑,說∶"好!你既然撐這個嘴,我給你十八年時間。到時間修好了,我就在大街上當眾給你磕五個響頭,一步一個!哼!要是修不起來,莫怪我不客氣!"這件事就這樣敲定了。
李巧仙不敢怠慢,第二天就挑著小貨郎挑子下了江南,一邊做小買賣,一邊賣些單方草藥,不管刮風下雨,他起早摸黑地干,省吃儉用下死勁攢錢。平時饑一口飽一口,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,晚上就去住破廟,有點頭疼腦熱也就撐過來了。一晃過去了十八個年頭,看看要到年關(guān),限期到了。李巧仙就把多年的積蓄拿出來清點,一數(shù),還差一百兩銀子。這下他急了。
一下子到哪里弄一百兩銀子呢?這天,他路過丹徒縣,在大街上看到一張求醫(yī)榜文,說是∶城里有一家叫謝百萬的財主,女兒得了病、需要鱉魚腦配藥,倘若有人能把城南大塘里的千年老鱉取上來,賞紋銀百兩。李巧仙早年跟一個山東人學過釣鱉,把豬肝串在鋼針上,一提溜一個。當下揭了榜,第二天就到城南去釣鱉。釣了半天,也沒釣上。他又把釣餌送到深淵,還是釣不上。李巧仙一著急,干脆下淵去摸。突然,一只膀子被老鱉緊緊咬住,李巧仙又痛又喜,掙扎著上了岸,結(jié)果捉住了這只千年老鱉。送到謝府之后,謝百萬就賞了他一百兩銀子。湊足了修路錢,李巧仙不顧疼痛,日夜兼程往家趕。
一到海州,大伙都被李巧仙的行為感動,有錢出錢,沒錢出力,齊心合力來幫他修路。沒多久,李巧仙修好了海州大街小巷所有的道路,一律青石板,全城人無不歡喜。可是,沒過三天,全城人又都氣得跺腳。為什么呢?原來,那個州官打了反口,不肯在大街上當眾磕頭。全城人動火了,就圍住他兌現(xiàn)。正巧,這時新知州衛(wèi)哲治到任了,支持眾人意見,老州官見眾怒難犯,沒辦法,只得到大街上,當著李巧仙和大伙兒的面磕了五個響頭,真是一步一個。打那以后,這個州官就沒臉再上街抖威風,只得回家抱孩子了。
海州人倒也會想仙點子,竟在州官磕頭的地點,鏨了五個石窩子,以志當年快事。由于那五個石窩子很像五個磨臍眼子,后來,人們就稱這條街叫"五臍街"。
李巧仙為人民做了好事,受到了一方人的愛戴。因為他傷了一條膀子,不能干活,城里人就養(yǎng)著他,直活到一百多歲才去世。
王統(tǒng)葆 搜集整理 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